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本科教学督导团
我校本科教学督导团主要负责对学校日常教学工作的检查督导、研究分析、评估指导等。在多年的听课过程中,督导们根据授课老师的PPT制作现状,总结了一些共性问题,同时提出一些建议供参考。
一、存在问题
结合多年的课堂现场观察及学生反馈,学校教师PPT课件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:
问题 |
问题表现 |
目的不明,缺乏教学设计 |
课本搬家,代替黑板 缺乏严谨的教学设计支持 |
信息超量,认知超载 |
文字过多、拥挤、word化 单页内容信息量过大、重点不突出 滥用素材干扰主题 |
排版混乱,缺乏艺术性 |
配色缭乱、花哨、底色与文字颜色反差小 图片劣质、变形,教材图片随意拍照摆放 内容杂乱,主次不分 |
导航不清,逻辑混乱 |
知识点脉络不清、编号混乱 乱套图表,逻辑表达不准确 |
二、课件编制的基本策略
课件用于辅助教学,是教学设计的产出。除了展示主体知识点之外,还应完整体现教学设计思路、教学实施过程。一般而言,完整的教学流程包括:温故、导入、新知讲解、巩固练习、小结、作业(课后学习指导)等。
同时,在表现形式上,一个良好的PPT课件应当尽可能满足风格统一、配色协调、排版美观、导航清晰、逻辑清楚、媒体丰富、动画恰当等要求。
结合多媒体教室现有设备情况,我们为老师们的课件编制总结了一些基本要求及策略,仅供参考:
1、关于风格
(1)选用简洁大方、契合主题的模板;
(2)版面:一般为4:3或16:9。若选用4:3比例,建议页面上下左右适当留空,避免后排学生看不清或投影不完整。当选用16:9的比例投影时不会全屏,上下有黑边。
2、关于配色
(1)配色应遵循行业颜色属性;如党政:红,食品:橙/绿/黄,金融/交通:蓝/绿/黄,科技:蓝/灰/绿等;
(2)整体配色原则上不超过4种颜色;
(3)建议使用颜色反差较大的背景与文字搭配,最常用搭配如白底黑字、蓝底白字等;忌反差较小的颜色搭配,如深灰底深灰蓝字、白底浅绿字等;忌用大面积明度较高的颜色作为底色,如黄底白字等;
3、关于排版
整体上,以图文并茂为宜,多种媒体结合为佳。PPT中,文字用于提纲挈领,尽可能精简或转化为其他媒体元素表达,信息表达的优先级别为:字<表<图<动图<视频。
(1)字体:选择适合电子屏显的字体,提升阅读舒适性,如微软雅黑、冬青黑体、思源黑体等。
l 推荐字体组合(标题+正文):微软雅黑+微软雅黑、方正粗宋简体+微软雅黑、旁门正道标题体+微软雅黑等
l 尽量避免使用非系统自带字体,如方正字体、旁门正道标题体等。外来字体需嵌入文稿:文件\选项\保存\嵌入所有字符;
(2)字号:以页面高度为19.05厘米为例。
l 80位以下教室:标题字号≥24号,正文字号≥20号;
l 80位以上教室:标题字号≥28号,正文字号≥24号;
(3)行间距:1.3~1.5倍,每页尽量不超过13行;
(4)段间距:≥2倍行距为宜;
(5)配图:选用匹配主题、高清聚焦、不变形的图片;
(6)排版:排版整齐,行、段间距一致,各元素尽量对齐,力求视觉平衡;
(7)强调突出:可通过改变文字大小、字体、颜色、距离、添加背景色等方式实现。
4、关于导航
(1)适当加入小标题过渡页;
(2)小标题编号示例:
编号示例A: 1/1.1/1.1.1/(1);
编号示例B:一/(一)/1/(1);
(3)建议以章或课为单位保存PPT,或加入超级链接,避免迷航。
5、关于逻辑关系
课件中常见的逻辑关系有并列、包含、对比/冲突/主次、等级、递进、循环等,选用恰当的图表或SmartArt图形表达逻辑关系。
6、关于动画
根据强调、步骤展示、动作演示、情景演示等需求按需添加动画,无需过于复杂,以免喧宾夺主。
三、PPT课件示范
摘自 经济学院肖紫琼老师《市场经济学》(页面比例为16:9)
摘自 土木学院覃银辉老师《基础工程》(页面比例为16:9)
摘自 风景园林学院王燕老师《城市设计概论》(页面比例为16:9)
摘自 机电工程学院李玲老师《工程制图》 (页面比例为16:9)
四、总结
PPT课件的可视化可促进学生认知,一个视觉体验良好的的PPT课件,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。同时,也提倡老师们采用板书辅助PPT教学:好的板书能起到提纲挈领、画龙点睛的作用。